优化虫珀蜜蜡的特征,如何鉴别琥珀蜜蜡与柯巴树脂

文章导读:

随着琥珀蜜蜡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接受,市场中出现的琥珀蜜蜡也越来越多,优化琥珀层出不穷,今天小编讲的是优化虫珀蜜蜡的特征,如何鉴别琥珀蜜蜡与柯巴树脂。

文章内容:

每个人在购买琥珀蜜蜡时,都希望能购买天然琥珀蜜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家们的优化技术也是多种多样。虫珀作为琥珀蜜蜡中价值最高的琥珀饰品,也是有商家进行优化再售卖的。

一、一般现市场上的优化的虫珀大致可分为三种:

1、热处理的净化琥珀

当琥珀中有云雾状或裂纹时,将它放在植物油中加热。这样就可以弥合裂纹而变得透明。不过这种净化琥珀中常可看到“睡莲叶”状物。

2、再造琥珀(也叫压制琥珀)

把不能用来制作首饰的琥珀小粒子,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熔结而成为较大块的琥珀。这时颜色变浅,透明度也大为提高,只有在紫外光照射下,才能见到压结时的碎粒状结构。

3、染色琥珀

可染成血红色,绿色或其他颜色的琥珀。一般需经专门测试才能确定。不少入色的琥珀在强光或聚光电筒照射下,内部结构会显得混浊不自然,甚至朦朦胧胧,并不清澈晶莹,也没有宝光,折射较差。有些因为经热打和压力处理,逼入染色液,并不均匀和浑然一体,在十八倍放大镜下也会出现明显的漩涡纹或马蜘蛛爪,非天然形成的直流纹或金丝。

无论是什么样的虫珀都属于琥珀。鉴别虫珀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鉴定虫珀的皮,也就是用来包裹内含物的材料。由于真正的琥珀很难完全熔融成液体,而压制琥珀中加入的虫体在高温高压下变形得很厉害,并且琥珀作假成本很高,所以虫珀的作为一般常用琥珀的替代品,比如柯巴脂,赛璐璐和聚合树脂等。

不管是用了什么样的替代物,他们都无法逃过“琥珀”特征的鉴定。高明的作假者将琥珀切割开,精心地植入内含物,再巧妙地合上;或是在 天然 琥珀中挖出一个小孔,植入虫体后再用聚合树脂封灌,这样的赝品甚至让博物馆的专家都会看走眼。

一、如何区分琥珀与柯巴树脂

(1)柯巴树脂由于质地较软,所以不容易抛光的非常光滑。

(2)柯巴树脂石化程度极低,内含物通常为白色,昆虫亦如此。

(3)柯巴树脂年代较短,颜色通常很浅,内含物中没有波罗的海琥珀特有的橡树毛。

(4)将酒精或乙醚等有机溶液醮在棉签上擦拭柯巴树脂表面,会使已抛光部分失去光泽。

(5)将酒精或乙醚等有机溶液滴在柯巴树脂上30秒钟后,柯巴树脂会被腐蚀而变得粘手。

现在市面上除了柯巴脂做旧琥珀外,更多的是树脂做旧虫珀,很多不法商人使用价格更为低廉的191或者168树脂加颜料和凝固剂合成。这种合成虫珀,鉴别方法与柯巴脂鉴定相似,其他的鉴定方法还有“摩擦法”、“盐水法”、“针尖燃烧法”等。

二、看内含物的变化

内含物经过千万年的时间,发生了很多变化,最主要的就是脱水,脱色和内部组织的分解。脱水对具有外壳的昆虫来说,不是很明显,但是对青蛙这样的生物来说,变化是显而易见的。除了一些少数的鞘翅目昆虫(一种甲虫),绝大部分内含物的色素都被分解,所以你要是看到五颜六色的内含物,那基本是假的。

三、树脂流

对光观察,看是否能观察到“树脂流”的痕迹。大部分的内含物都是先被一层树脂黏附,再被新滴下来的树脂覆盖,两路不同的树脂之间就会形成一个自然的分界面,而内含物,特别是飞虫类的,就往往处在这个分界面上。这并不是一个硬性的指标,但能辅助你的判断。

四、内含物大小

大型的动物能很轻易地从树脂中逃生,所以一般只有小型的生物才会被树脂包裹并保存下来。常见的内含物都只有几毫米长,超过一厘米的生物已经很少见了,而两厘米以上的则更是稀有。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馆藏的虫珀,内含物最大的也只有两厘米左右。蜥蜴内含物有的时候能达到五六厘米,那几乎是内含物的极限了。内含物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虫珀的价格。

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亘古不变。那些出现频率最低的物种,就是虫珀收藏的宠儿,比如螳螂,蜗牛,蜻蜓,豆娘,羽毛,蜥蜴,蝎子,青蛙等等,含有这些物种的虫珀,才算得上大家印象里的“珍稀虫珀”。虫珀的物种鉴定是一门学问,即使是资深的虫珀藏家,物种也只能认个大概。所以大家在收藏虫珀的时候擦亮眼睛,收得自己喜爱且货真价实的虫珀才好。

上述内容就是珠宝乐园小编今天为大家收集整理归纳的关于琥珀蜜蜡的相关资讯了,对于优化虫珀蜜蜡的特征,如何鉴别琥珀蜜蜡与柯巴树脂的内容就在上面了,小编也相信很多用户可以通过以上内容对琥珀蜜蜡有一定的了解,大家在进行挑选和购买琥珀蜜蜡的时候要注意细节和质量问题,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琥珀蜜蜡内容知识视频图片的请点击APP下载进入中缅边境精品琥珀蜜蜡直播间,中缅边境琥珀蜜蜡原石代购,琥珀蜜蜡源头直供等线上直播间,探秘琥珀蜜蜡现场实况,矿主实力放漏,代购费全免,主播现场讲解,掌握实战琥珀蜜蜡收藏投资技巧攻略知识。

内容发布于珠宝乐园:http://fcwcys.net/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cwcys.net/chongpo-13.html